“牢牢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灵山、秀水、长城、栗乡’良好资源,铺展‘诗意山水、画境栗乡’美丽画卷,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迁西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上,面对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面对资源依赖型发展方式的沉疴积弊,迁西县委书记蔡宗健所作的报告表明了迁西确立新发展目标的铿锵决心。
治水
一泓清水润山城
“以前这里尘土漫天,河水浑浊,我们都称它‘臭水河’,现在成了休闲公园,以前想都不敢想!”金秋时节,来到迁西县长河带状公园,附近苇子峪村的村民刘金忠高兴地说。长河的华丽变身只是该县改善水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
河长上岗,扛起一份责任。该县确定县、乡(镇)、村三级河长453名,实行网格化管理,让所有河流实现专人专管,严格落实河长制公示牌等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河道管理各类问题。今年8月份,迁西县在全市首创“河长+检察长”工作联络室,破解了仅凭行政手段难以解决的河库管理难题。
水利工程,让水“活”起来。该县大力实施治水清水润城项目,主要包括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水源涵养及供水工程、“乡村振兴”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长河和滦河生态景观提升工程。目前,河道清淤疏浚、岸坡防护、3座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收集管网等10个子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同时,该县定期开展重点河流沿岸入河排污口巡查工作,确保考核断面水质达标。
治山
千峰叠翠尽披绿
“刚进迁西县界,满眼皆是绿,我和家人每年都会到迁西旅游。”来自天津的游客赵冠华心情愉悦地说。
20世纪80年代末,智慧的迁西人首创了“围山转”整地造林样板模式,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的森林覆盖率已高达63.5%。今年以来,迁西县全面实施以城区、镇区、园区、景区、库区、矿区和道路“六区一路”为主体的造林绿化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7.08万亩人工造林任务;持续开展“天网护绿专项行动”,有力保护好全县58.34万亩公益林。同时,坚持造林土地规模化,积极打造“连片成网”的造林地块,实现县域绿化效果整体提升。
此外,该县出台了《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严格落实林长制度。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林长职责,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
富民
山欢水笑幸福路
“今年的板栗收成特别好,每个栗农心里都乐开了花儿,板栗可是我们迁西人名副其实的‘金蛋蛋’。”在三屯营镇永信板栗专业合作社收购点,理事长侯玉国介绍今年的板栗效益。目前,全县已栽植板栗树5000万株、总面积75万亩,常年产量8万吨,鲜栗销售额达9.17亿元。
在追逐“栗”益的同时,迁西县以建设高质量的“京津冀后花园、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持续推进文旅产业发展。
建成“一中心三平台”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形成了覆盖迁西旅游行业的基础网络,系河北首家“智慧迁西+智慧旅游”大数据系统,提升了迁西旅游智慧化服务水平。与此同时,持续推进“农业+旅游”“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了以“生态休闲、漫游露营、乡居度假、文化体验、运动康养、工业旅游”为主题的六大产品体系。
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96.2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66亿元。全县从事旅游业的农户达1.6万多个,带动农民人均增收5000元。
绿水青山富民路,栗乡处处尽欢颜。迁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在建设高质量“京津冀后花园、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通讯员贠开芳 梁中凯 记者冯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