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长29公里的龙王港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西北角,发源于“雷锋故乡”望城区,流经高新区、岳麓区汇入湘江,是湘江一级支流。前几年,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而管网配套、治污设施却没有跟上,排水体系分流制与合流制混杂,各类排水问题突出,原本清澈的龙王港水质逐渐恶化,成为一条劣Ⅴ类的黑臭水体,引发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关注,2016年成为住建部挂牌督办的长沙市24处城区黑臭水体之一。2017年以来中央、省级环保督察也多次点到龙王港水环境问题。2019年11月,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了龙王港及其支流肖河生活污水直排等问题。
为从根本上解决龙王港流域水污染问题,尽快改变龙王港黑臭水体的负面形象,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长沙岳麓区以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为契机,直面城市河流治理难题,把龙王港全流域治理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充分发挥三区共治优势,系统治理、协同治理、源头治理,以善治思维和善治方式建立健全龙王港流域治理体系,推进龙王港流域治理能力现代化、系统化,2019年以来,流域治理阶段性成效明显,水质逐年稳步改善,龙王港河道重现清波荡漾,实现华丽蜕变,从原来臭名昭著的黑臭水体负面典型变为流域治理正面典型,2020年水质达标率首年度达到100%(2019年仅为50%)并持续保持,治理工作被人民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点赞,并在省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会议上被作为正面典型在全省推广,2021年被列为全省黑臭水体治理和长沙市“一江六河”治理典型案例予以推广。
市级统筹与区级联动相结合
近年来,按照长沙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由湘江新区牵头,与长沙高新区、长沙岳麓区形成联动,从流域“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治水理念出发,建立起“流域统筹、系统治理、整体设计、属地负责、分区分期实施”的治理体制,岳麓区还成立了专项治水指挥部,聚焦项目治理、执法整治、常态维护,实施“大部制”管理。三区精准施策、系统治理,开展城区污水体系完善和雨污分流改造,建设流域截排污体系,提升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多渠道增加流域生态补水,推进科技治污控污,系统地给龙王港“体检、治病”,对龙王港两厢93平方公里已建成区排水管网开展了全面深入地勘测调查,准确查出429个问题排水户、691处市政管网雨污错接问题、26869处管道缺陷,在此基础上开展精准整治。
截污治污与生态补水相结合
2019年7月建成雷锋水质净化厂一期工程,日处理规模12.5万吨/天,出水稳定达到地表准Ⅳ类标准,既解决了流域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又通过高标准尾水对龙王港上游进行生态补水,与下游龙王港枯水期河道应急补水工程首尾共同发力,有效缓解了龙王港流域季节性缺水问题。
实施了南园路片区、咸嘉湖路片区、麓云路片区、临水路片区、赏月路片区雨污分流和雨季溢流污染控制相关治理工程建设,南园路水系污水干管建成通水,拉通了南园路水系污水主干管通道;已投入使用的西湖汇水区截污控污工程和湖南大学财院校区水系改造工程,解决片区雨污合流问题并将岳麓山洁净山泉引流龙王港河,改善水质环境;龙王港枯水期河道应急补水工程有效缓解了流域季节性缺水问题,保障了枯水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区分期启动了南园路水系、麓云路水系、临水路水系、赏月路水系100余个小区排水雨污分流改造和城区市政污水体系修复完善工程,从源头推动城区雨污分流和污水提质增效。
结合两岸堤防及景观建设,实施了龙王港紫荆路—西三环河段、西湖文化园河段水生态修复,建设河道滩涂湿地恢复河道生态功能,并实施河床内源治理。
执法监督与常态维护两手抓
严格落实“河长制”,固化市、区、街三级河长常态巡河机制,同时建立第三方水务巡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快速溯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对龙王港排口采取“一排口一档案一方案”管治模式。细化河道日常维护保洁工作,委托第三方专业保洁队伍保障河道卫生环境,同时市河长办、湘江新区共同建立了河道维护保洁奖补机制,通过考核奖补,有效提升了河道保洁工作积极性,进而提升河道保洁效果,确保龙王港河道、河面整洁、清爽。
2019年以来,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岳麓区共投入治理资金约23亿元,在治理方面成功实现了“五个转变”,由传统的“末端治理”向“流域治理、源头治理”转变,由单一的“污染削减”向区域“污染总量控制”转变,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化项目建设模式”向“污染全过程控制”转变,由“单一手段”向“系统、综合、复合手段”转变,由建设管理“各自为政”向“协同联动”转变。“十四五”期间,龙王港流域治理将重点围绕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做文章,更加注重生态要素和人水和谐,继续不遗余力推动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流域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愿景,将龙王港河建设成为长沙亮丽的名片。(撰稿单位:湖南生态环境 审稿人:龚关平 )